關於這位鐘姓男子,若撇開他虛設及冒用公司行號的罪名不談,
論其整個運作程序,我覺得他的手法會成功,並不訝異。這個市場,
就算政府通過了相關法規要讓運作更健全;但最基本的,就是發行市
場的股票無法像上市櫃股票有個集保庫存的制度,以確認該發行公司
的有價證卷張數可以如期過戶和辨其真偽。還有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
確認承銷人員的身分?比如記者外出採訪,他本身的証明就是記者證。
什麼樣的資格可以承銷未上市櫃股票,這目前無相關法規制定。只要
偽造名片,任誰都可以趁虛而入。
而他有營運計畫等宣傳品,還表明其籌碼極穩定。就現實面而言,
籌碼面已經開始少數鬆動。假設A公司僅由Z創投單一規劃輔導,丟出
去的籌碼從何而來,在記名方式的機制下,都查得到。這樣的投資人
是否意味著他只重視資本利得,而不相信A公司未來可期的投資收益?
那麼這樣的投資人還值得由Z創投繼續提供好的投資管道嗎?
股票買的不是現在,憧憬的是在未來的爆發力及延續其不斷的成長
力道。當某檔股票單純只被評論其基本面、本益比有多低,那麼這企業
只有當業績不斷的成長,才有被炒作的題材可言。本夢比很不實際,講
究本益比才是回歸基本面的投資方式。但企業若是無法使人發夢,換個
角度想,該企業是不是也來到了成熟期?
在資訊不對稱的天秤下,保護自己的方式,會不會變成拒絕接受外
界的消息來源?呵呵......
全站熱搜